后周广顺三年(953)八月初四是公历的某月某日

柴荣皇帝将皇位传于谁?

柴荣皇帝将皇位传于(其幼子柴宗训)。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享国10年,历经三位皇帝(郭威、柴荣、柴宗训)。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战役开始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溃了北汉军队。战后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了他的皇帝称号,几乎将其所有长江以北的地区交割

宋朝时柴家世袭的王位做到什么时候结束。

没有世袭王位。

周恭帝柴宗训后来被封为“郑王”,十三年后,却得病而死~很大的可能是被宋廷迫害而死,之后赵匡胤为其穿孝发哀,谥曰“恭皇帝”。

除了柴宗训外,柴荣的另外几个儿子都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消失的无影无踪,柴荣之一脉是断了~
一直到了嘉佑四年(公元1059),宋仁宗下令找来柴氏族谱,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

所以柴氏并没有像一些小说中所言,过着大富大贵的日子,子孙都世袭王侯~柴氏子孙的日子过的很清苦,柴荣的几个儿子都不明不白的死了。

扩展资料: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 周世宗于同年六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

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于当房州,终年仅20岁,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的顺陵(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郭店镇郭店村)。

宋太祖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柴宗训

宋朝之前是哪个皇帝

1、宋朝前面是五代十国。 2、基本简介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

历史上有姓柴的皇帝吗?

有,历史上后周的皇帝姓柴,有两位,柴荣、柴宗训。

1、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号不详,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成为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沉重寡言。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

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经济开始复苏。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

显德六年,商议攻取幽州时候病倒。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于庆陵。周世宗心怀统一大志,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2、柴宗训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

周世宗于同年六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

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

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于当房州,终年仅20岁,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的顺陵(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郭店镇郭店村)。

扩展资料:

柴姓政权: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后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

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

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随后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

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称号、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后周。959年柴荣再次北上攻辽,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

不久柴荣病逝,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后周首都是开封,统治范围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宗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荣

到了南宋时柴荣的后人还有世袭的爵位吗?

没有世袭的爵位,除了柴宗训外,柴荣的另外几个儿子都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消失的无影无踪,柴荣之一脉是断了。

恭帝柴宗训,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十三年后,却得病而死。

柴荣子嗣:

越王柴宗谊:又名柴宜哥,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据《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八》记载,后周太祖郭威赐名“谊”,赠太尉,追封越王。

吴王柴宗诚(柴诚):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被杀的时候还小,还没有名字。据《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八》记载,后周太祖郭威赐名“诚”,赠太傅,吴王。

韩王柴宗諴(柴諴):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被杀的时候还小,还没有名字。据《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八》记载,后周太祖郭威赐名“諴”,赠太保,韩王。

恭帝柴宗训: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

曹王柴熙让:赵匡胤登基后,不知所终。据说为了躲过赵匡胤的追杀,改姓宁。

纪王柴熙谨:后周灭亡后被潘美收为养子,改名潘惟吉。

蕲王柴熙诲:后周灭亡后被其岳父卢琰收养为义子,改名卢璇。

扩展资料

柴宗训飘摇的帝位:

柴宗训为周世宗柴荣第四子,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 。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

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

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

在侍卫司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宗训

文章标签:历史中国历史皇帝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