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市之一

中国茶叶重点产业县有哪些县漳平

以下节选自农业部发布“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茶叶重点区域布局原则和准入标准,从全国20个产茶省市的1,000多个产茶县中,择优划分为四大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四大区域合计118个县(市、区)。 1.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包括浙江的东部、西部和南部茶区,福建的闽东茶区,江苏的苏南茶区,安徽的皖南、皖西茶区,江西的赣北茶区,湖北的鄂东南茶区和河南豫南茶区。该区域共48个县(市、区),2005年茶园面积443.8万亩,采摘茶园面积386.

湖北宜都有些什么茶?

除历史上有“宜红茶”、“横碛白尖”名茶外,又新创了“天然富锌茶”、“松云白尖”、“梁山茗毫”、“潘湾毛尖、“明正有机茶”、“大明有机茶”、“安明有机茶”、“清江白毫”、“松宜银针”、“富硒茶梁山仙雾”等20多个名茶和特种茶。已有10个茶叶获工商局注册商标,最近“潘家湾”牌天然富锌茶获我省著名商标称号。

有关宜都市~~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鄂西南,紧接宜昌,毗邻三峡,原名宜都县、枝城市,1987年撤县建市。现有人口38.3万,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7个自然村,8个居民委员会,是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 宜都市地处位置优越,素有“楚蜀咽喉”、“荆宜要冲”之称,境内红花套城背溪文化遗址的发现,确证宜都7500多年前已有人类活动。长江与清江在市域相汇,赋予宜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润的文化养分。 民间故事作为宜都本土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浓郁的乡土风格、厚实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表达方式而名闻遐迩,备受青眯,被誉为“县域一绝”。宜都民间故事起源于民间,根植于传统,以宜都本

被欧阳修誉为 陆羽《茶经》第一州的是哪

唐代陆羽早期在三峡活动频繁,对峡州名茶和名水曾作过实地考察鉴赏,他所著《茶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陆羽因此得“茶圣”称号。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尺,其巴山蜀地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同时《茶经》又记载:“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山南,唐道名,自重庆市到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峡州指的是远安、宜都、夷陵三县生茶的山谷,襄州指鄣县山谷,荆州指江陵县山谷,衡州、金州、梁州依次是指长江以东地区。《茶经》将宜昌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称“山南”茶区,而且茶叶品质优良。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被贬官夷陵的欧阳修诗句“春秋楚国西偏境

湖北也是产茶大省,为什么它的产茶产量能进全国前三?

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跨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三大水系,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境内多平原、丘陵和山地。安徽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园广泛分布于长江两岸和淮河以南部分丘陵山区,属于我国四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安徽出产茶叶众多,其中十大全国名茶就占其四,分别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另外区域内还有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汀溪兰香等大大小小数10个茶叶品种。而且,黄山松萝茶更是徽茶鼻祖,历史悠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安徽茶园种植面积位居中国前3,产量也可以排名前5。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徽茶的地位却逐渐下滑,已经被其他几个产茶大省超越,排在五名之后。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安徽茶的前世今生,思考如何突破困局,再度腾飞。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在安徽的皖西山区就已经种植茶树。这些茶树是从四川经陕西河南而传播过来的。东汉安徽名医华佗在《食经》中就记载过“苦荼久食,益意思”。晋元帝时,宣城官温桥已经开始向朝廷进贡茶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标注过安徽的舒州、宣州、寿州、歙州是著名产茶区。到宋代以后,安徽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国13个主要产茶区中,安徽占了5个。明清以后,安徽茶叶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名茶辈出。其中有以屯绿和祁红享誉世界,占据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位置。

受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影响,我国茶叶出口以及种植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安徽也不例外。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安徽茶园面积只有2.43万公顷,产量也只有0.71万吨,比近100年前的清同治年间出口的茶叶量还要少。

文章标签:养生保健养生湖北茶叶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