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茶叶要在岛外生产岛内加工

听朋友说到台湾旅游买回来的高山茶不一定是真的台湾当地所种植的!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很夸张啊,因为台湾茶的茶种很多啊,你可以百度百科查一下把,台湾茶多半是青茶。。。正所谓北包种、南乌龙啊~~~这两种茶基本上占据了台湾茶叶的半壁江山啊,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得意,日月潭红茶和东方美人啊,因为我口比较重,而且这两个茶叶的味道有种特别的香气在里面,喝着很舒服,适合秋冬喝,春夏的话还是高山冻顶乌龙茶或包种茶比较好、这两个属于青茶系,闻着虽然没有内地铁观音那么香,但是入口很浓郁,回甘很不错、可以入手尝试,反正整体来将,台湾茶给我最大的诱惑还是它比较健康(因为海波高的原因,农药很少去打),不像内地茶农这样没节操,往死了打农药,如果你要买的话,千万别买到假的,外边很多飘的都是假茶,”宝

台湾茶文化是从哪里传来的,是怎么传来?

既然是文化,怎么会是传来的?你的立场本身就不正确。 台湾自古以来,除了割让给日本的那五十年之外,一直都是中国最大岛。岛内的主要居民,也是经过很多阶段不断地移民过去的。 中原,经过东晋时五胡乱华,南北朝时代,胡族南下。五代十国阶段,契丹南侵。南宋金人过江南。元朝统一中国,清朝立国。这几个阶段,都是外族占据中原的时代。战乱时候,原居民只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逃难;另一种则是安土重迁,接受统治。逃难的逐渐的迁往福建、广东、台湾。因此这些地方保留的闽南话、粤语等等,具有中原古音。而现在的中原或普通话,早就不在是中原的语言,掺杂太多胡语。语言,是延续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 茶,在汉朝之前,是作为菜品使用的植

台湾高山茶

台湾高山茶 何谓「高山茶」?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於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於产制於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高山出好茶 上帝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历史

说明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有所改变,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公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
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吨。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台湾茶业的发展,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产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台湾的命运曲曲折折,历经不同阶段的移民,不同背景的政权统治,台湾岛在未开发前,孤悬海外,除了少数原住民外,是沿海渔民、流亡人士的栖护所。十五、六世纪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先有荷兰、西班牙的分占台湾南北,又有英国、日本两国不断觊觎,到了17世纪中叶(1661年),明朝遗臣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收复了台湾,在郑氏23年的统治中,汉人为台湾的开发奠定基础。
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大陆沿海的同胞以各种方式纷纷移民而来,直到1895年日本割据台湾为止。在清政府212年的统治期间,台湾人口大量增加,台湾茶叶也因此根植下来。1810年(清朝嘉庆15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籽试植台北县,获得成功,于是台湾植茶就此传播开来。1858年(清朝咸丰8年),英法联军攻击中国,迫令缔结天津条约,规定台湾府为国际通商口岸,当时的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ntheson & co.)曾派人到台湾来收购乌龙茶的粗制品。?
1868年(清朝同治7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 Dodd)深感台湾粗制乌龙茶,每年运往福州从事加工精制,再行包装以备运销,诸多不便。因此杜德氏乃聘请福州茶师,购进制茶器具,来到台北,从事乌龙茶的精制试验,获得成功,隔年,1869年(清同治8年),杜德氏将127860公斤的台湾乌龙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 Tea)的标记,装载了两艘帆船直航美国,大受欢迎,这是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的第一人。
1873年(清同治11年),台湾乌龙茶蓬勃发展,五家洋行在台北争购乌龙茶,使台茶售价节节升高,每60公斤乌龙茶从15元跳升到30元。当时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农,更加努力增加茶叶生产,开创了乌龙茶的黄金年代。据连雅堂先生所著《台湾通史·农业志》中:“夫乌龙茶为台北独得风味,售之美国,销路日广,自是以来,茶业大兴,岁可值银二百数十万圆,厦汕商人之来者,设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贫家妇女拣茶为生,日得二三百钱,台北市况为之一振。”?
1881年(清光绪7年),台湾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上台北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乌龙茶价格昂贵,无利可图,乃中止收购,致使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困境,号称清代乌龙茶业之“碰壁时代”。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日趋不景气,于是迫不得已,将台北大稻埕一带之滞销乌龙茶,大部分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普通称为“花香茶”。而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吴福源先生,亦渡海来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开始制造这种具有花香的包种茶,此为台湾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台湾从事包种茶制造之先声。不久,泉州府安溪县的商人王安定、张占魁两人合办“建成号”茶庄,从事经营包种茶之贩卖。包种茶在台湾也就渐渐与乌龙茶并驾齐驱了。
清代台湾经营茶业者,设馆收购茶叶,称“茶馆”,茶馆的重要地位仅次于茶农,盖以当时台湾之茶馆,不单为毛茶的收购者,而且也是加工精制者,负责毛茶的收购再行 加工精制,也经营外销箱茶的制造。茶馆又分两种:一为从事乌龙茶的茶馆称“番庄”;一为从事包种茶的茶馆称“铺家”;另外,兼营乌龙茶和包种茶的茶馆,称“乌龙包种茶馆”。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机,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乌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定。而高级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兰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称为“香槟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设立新式工厂,专门制做四分之三发酵的乌龙茶,销往美国,颇受欢迎。
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乌龙茶自1869年输出区区数万公斤之后,到1879年,不过十余年,就一跃输出达五百余万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余万公斤,到了1893年,达到最高峰,总计983万余公斤。直至1920年,台湾乌龙茶的外销始暂挫于包种茶,虽然如此,但乌龙茶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至战争结束,台湾光复至今五十年来,台湾茶业以外销为导向的茶叶生产,发生了旋乾转坤的变化,外销市场节节倒退,至1990年以后台湾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茶叶来满足岛内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茶叶对外贸易史仍然没有中断,乌龙茶每年仍维持有一千多吨的出口量。

能介绍台湾高山茶相关情况?

正宗台湾高山茶简介: 品名:福寿梨山茶 产地:台湾 海拔:2500-2700公尺 特点:梨山茶为台湾最高栽种茶叶产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间,吸收天地正气,日月精华,茶树生长缓慢,一年只采收两季,产量稀少,乃是台湾最高级产品,用于接待岛外外宾,以及重要宴会使用茶品,外型紧结厚重,茶叶淳厚,金汤碧绿清澈,呈现出淡雅在天然果香,口感清香,顺口回甘,滋味绝赞在高山气,别亦一股浑厚之高山韵味。 品名:台湾乌龙 产地:台湾 海拔:1000公尺以上 特点: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目前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达23000公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

文章标签:台湾省美食烹饪台湾高山茶未分类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