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祥子在不幸的命运前成了悲剧的主角,而《创业史》中梁生宝却改变了命运,为什么?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以及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祥子”的形象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祥子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受虐者:从一开始发自内心地对虐待的抗拒,到从心里慢慢接受,直到最后变成一种享受。

二、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1、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2、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因素:我们承认黑暗的、污浊的、人吃人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扩展资料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骆驼祥子二起二落,三起三落简介?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旧社会时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祥子来自农村,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

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二起二落”)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的“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三起三落”)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 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1、个人原因:他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无法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只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来自农村,拼命的赚钱,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

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但过了不久,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著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

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2、社会原因: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压迫,他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无法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只能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扩展资料

《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是共同的。

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

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分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作者带着对民族、文化的出路的关切来剖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出发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效应,为传统美德的沦落而痛惜,又不满于祥子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诅咒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第十回到第14回总的概括,急急急!求求求!

第十章:祥子在小茶馆里等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又冷又饿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买来十个包子请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吃。老车夫的遭遇给祥子以沉重的打击,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第十一章: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了,曹先生让他改走左先生家,然后要他到曹家报信。他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祥子把闷葫芦罐里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孙侦探来“保命”。 第十二章:祥子逃离曹家,走投无路。重新回到曹家,遇着高妈。高妈要祥子留下来看家,自己去左家投靠曹先生。祥子担心在曹家不安全,就翻墙到隔壁的王家找车夫老程。在老程的屋里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曹先生是个

《骆驼祥子》讲述了祥子悲剧的一生主要是为了向读者表达什么?

《骆驼祥子》出自老舍之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全书的灵魂人物自然是“祥子”了,围绕着祥子“买车、卖车”,全书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一位人力车夫三段大起大落的经历,而书中的祥子,也从一个善良、质朴的人变成了堕落、自私且走向末路的人。

而老舍更多借着《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个角色,向世人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中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1、祥子的三段“起落”:从质朴青年到自私“地痞”

读过书的朋友应该对祥子有些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角不是什么大人物,相反,他来自农村,到了城里,也没做什么所谓“大事”,而对于书中的祥子来说,拥有一辆“车”便是他作为人力车夫的大事。

祥子一生的三段起落,都与“车”有关。初来城市,质朴善良的他靠辛勤劳作买了一辆车,他期待可以借此体面活着,但是买车不到半年,因为动乱,车被逃兵抢走。而后,他牵回自己的骆驼,痛定思痛,再次埋头干活,攒钱买车,可以又遇到敲诈,他买车的钱被人抢走。第三次,他的媳妇虎妞难产死亡,为了给这个说不上爱的“媳妇”办丧礼,他再一次卖掉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车。

后来,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小福子自杀,再加上三起三落的打击,祥子性情大变,开始堕落,吃喝嫖赌不说,还四处骗钱。于是,祥子从最开始质朴、善良的青年农民,最后沦为了一个堕落、自私的“地痞”。

2、从祥子的转变,看老舍的“同情”

祥子虽说是老舍设置的人物,但老舍对于祥子悲惨的一生,似乎并没有手下留情。老舍并没有因祥子最初质朴、善良甚至说伟大的底层劳动者形象,给祥子设置了一个“圆满”结局。老舍笔下的祥子到最后是自私的、堕落的、不幸的。

有人觉得,老舍此举是否太“残酷”,但是于我看来,这恰恰是老舍对“人生”致敬。

“善始善终”是我们心中的“理想”,也是我们最期待“看到的”。但人总是这样,期待看到自己看到的,对于自己不想看到的、甚至说无法承受的“真相”,人甚至会“蒙上眼睛”,将头埋进沙子,自欺欺人之下,无视大难领头的“危急”,最后作茧自缚。这才是可悲的。

“重振旗鼓”没错,一个善良的农村小伙三次“重生”,又三次“跌落谷底”,他是在“自救”吗?他积极“重生”的样子,似乎是在“自救”,但是,没有反思的“自救”,即便做得“再悲壮”,也是将头蒙在沙子里的“鸵鸟”---自欺欺人罢了。

老舍先生无疑是同情祥子的,更珍惜祥子身上的质朴和善良,这种质朴,在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身上并不罕见,或许正是因为洞见太多这种质朴和善良在自欺欺人的“积极重生”中堕落,才有了老舍笔下的祥子。

这是老舍对生活中无数农村青年“祥子”的无声拯救。

3、生活不是“咬咬牙”就能变好的

《骆驼祥子》是一本好书,书中的“祥子”或许有你我的影子,谁还不是最初那个满腔热血、期待拥抱明天的赤诚少年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跌跌撞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更不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低谷”。

人是惜命的,跌落“低谷”自然是要自救,但是自救并不是爬起来重新再来就可以,自我反省才是“自救”的第一步。一个人的“死亡”,莫过于“人格”,当“人格”死了,或许就如老舍笔下那个赤诚青年“祥子”的堕落。

“祥子”很努力想反转自己的低谷生活,但终于还是将自己逼向了“堕落”。生活,不是“咬牙”就能变好,还需要自省。我想,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这本书向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对真诚、善良的底层社会劳动人民表达同情,更是在提醒我们,自救得懂得“自省”。

文章标签:文学学习小说悲剧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