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中悟空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闪,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可见悟空是

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闪,这样做的好处是

老虎抓人主要靠三招扑掀剪武松对付老虎,这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闪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老虎没有力气再反击,可见武松是个智慧聪明的人。

景阳冈 老虎用了哪三招从中体会了什么了?

《景阳冈》老虎的进攻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只用了一招,躲闪。这样做,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了它的锐气,也表现了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

武松对付老虎的三招,只用了一个办法:闪。

《景阳冈》中老虎有三个动作,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只有一个动作,这样写的好处是?

以不变应万变。 老虎始终在武松的控制中,毫无压力,没有手忙脚乱的感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武松,为何要这么做呢?

《水浒传》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桥段,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只要提及这些,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和画面立刻呈现在脑海中。要论水浒传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莫过于武松打虎了。

武二郎如天神一般,三拳两脚打死了老虎。这成了他日后最重要的资本。在现代社会中也成了一句口头禅“喝了两碗酒就以为是武松了”,可见这一桥段多么令人着迷。可是,武松打虎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没事干打老虎呢,武松就那么有信心能打败老虎吗?

其实,武松打虎完全是被动行为,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得已情况下才打死老虎的。事情要从他来到阳谷县说起,他来阳谷县找哥哥武大郎,中午来到一家酒馆,门前也写那句著名台词——三碗不过岗。武松要了些饭菜,喝了三碗酒,再想喝时,店家却不给了。

这里有武松的性格描写,只见武松“敲”着桌子要酒,“敲”字用得好,说明武松急不可耐了。店家解释,我家的酒酒劲大,再喝就醉了。武松不高兴,“休要胡说,不差钱!”店家看武松毫无醉意,便又给了三碗,三碗之后又不给了,店家本是好心,可武松的话有些不知好歹,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无奈店家又给了。

这里有层层递进的描写,体现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中,武松先是说不差你钱,又讽刺不怕你有蒙汗药,后面店家说你喝多了我可扶不住你,武松说“要你扶的,不是好汉!”,最后更厉害,耍起混来,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把老子惹火了,砸了你的店铺。”店家没办法,只好给酒。前前后后喝了十八碗酒,临走还取笑店家,“不是说三碗不过岗吗?”这里可以看出,店家是真好心,武松是真不知好歹,而且武松有点二性子,东北话讲叫“彪”,你不让我喝,我就偏喝,你越不让我干啥,我就越干啥。

我想武松本来没想喝那么多酒,但为了不让店小二小看他,我就喝给你看。十八碗啊,喝十八碗水都费劲。就像《人在囧途》里王宝强在机场喝一大桶牛奶是一个道理。然后武松要走,店家叫住,说前面山岗来了只大老虎,让武松住下,明天白天与来往客人结伴再走。武松却笑了,说店家是在骗他,还说就算真有老虎,我也不怕!

这里明显是装逼,哪有不怕老虎的,可武松就这么说了。店家再劝,武松却又出口伤人,说店家是想在晚上谋财害命。这一下说的店家不能接受了,我好心帮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恶语中伤,于是店家说悉听尊便,不管武松,自己回店里。

这里也有层层递进的写法,武松刚到山口,看到店家在树皮上留下的两行子,“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岗,请勿自误。”武松笑着说,这是店家的诡计。这里可以看出武松自以为是的一面。接着再走,看到官方的榜文,这才知道是真有老虎。

注意这里武松的第一反应,是转身回酒店。真实,太真实了,这才是作为一个人类该有的正常反应。说明武松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也没想过能打死老虎,心里还是害怕的。但是接下来的心理活动就很武松了,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这就是典型的活要面子死受罪,仅仅是怕店家耻笑就不回去,也怪武松之前吹牛吹大了,其实如果回去,店家也是取笑一两句,怕老虎又不丢人,没什么,但武松受不了。接着又表现武松二愣子的一面,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自己给自己打气,上山了。

沿途还不断地给自己打气,自言自语哪有什么老虎,人们是自己吓唬自己,不敢上山。这时酒劲上来了,提着哨棒,扯开衣服,踉踉跄跄走到一块大青石上,准备睡一觉,心真大。云从龙,风从虎,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老虎真的来了!

武松看到老虎也是常人的反应,大叫一声“妈呀!”赶紧紧握哨棒,闪到青石一边。接着就是全书最精彩的桥段之一,武松闪转腾挪,躲避老虎,拿起哨棒用劲平生力气砸向老虎,却因酒多眼晕,打到了树杈上,这下连唯一的武器都没有了,没办法,只要用拳头了,骑在老虎头上,尽平生之力只顾乱打,终于把老虎打死了。武松心有余悸,酒也全醒了,怕老虎不死,又拿哨棒打了一回。

高潮渐去,余波未平,武松没了力气,要下山时又发现两只老虎,这些真没辙了,说道“诶呀,我今番罢了。”却发现是两个猎户伪装的,猎户问武松怎么回事,武松那股高傲的劲上来了,说得非常写意,“刚才上岗正撞到那只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这才是装逼的最高境界啊,刚才吓得跟孙子一样,现在却轻描淡写,正巧看到了就顺手打死了呗。牛逼!不过人家有牛逼的资本,不服不行。

故事告一段过,可见武松也是正常人,有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没有人会主动去招惹老虎的,这样才更突显他的真实,他的本事。酒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人们喝了酒喜欢吹牛一样,酒壮怂人胆,一点没错。

从此打虎成了武松一生炫耀的资本,走到哪说到哪。对金眼彪施恩吹牛,“景阳冈上酒醉打死一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便打死了,何况今日。”打蒋门神时说“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打死了,量你这个值得甚!”杀张都监全家时,在墙上留下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里很有意思,你就说武松也知道是你,却要加“打虎”二字,顿显霸气。有实力,怎么装逼都行,不服不行。

文章标签:武松水浒传(小说)文学小说水浒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