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柴姓来源与去向

柴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1、源于姜姓。

《通志》载:“柴氏,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后周周太祖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焦作柴氏为明初平阳郡洪洞柴家垣(庄)移民。

2、源于鲜卑族和氐族、羌族等,出自东汉时期鲜卑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东汉初期的鲜卑吐谷浑部,亦称阿柴氏、阿赀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柴氏、赀氏。正确读音作zhài,今音读作chái。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开国功臣阿剌忽失所属的吉惕忽里部,在成吉思汗大分封时,阿剌忽失管辖五个汪古千户,柴尔吉惕氏是吉惕忽里部的一个分支,以部为姓。在明朝中叶以后,明朝赐降明有功的蒙古人柴尔吉惕氏即以原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即改汉字姓为柴氏。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赛密哷氏,亦称塞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Saimire Hala,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布列亚河流域)、齐齐哈尔、长白山区和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柴氏、赛氏等。随后达斡尔人中也出现柴姓。

山西大槐树移民有多少个姓氏参加了,并移民到何处?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映西、甘肃、宇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

扩展资料:

明初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汉代仅限于屯垦戍边,并没有形成全国规模;

三国割据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垦兴盛,但安史之乱以后废弛;宋代重文轻武,屯田时盛时衰;元代全国兴屯,但很快天下大乱。所以说,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柴姓为什么是皇族?

柴姓,中华姓氏,部分源于炎帝的姜姓,部分出自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高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赛密哷氏,亦称塞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Saimire Hala。

相关内容:

柴姓改姓殷

柴天寿也是为避祸改姓殷 , 因柴氏兄弟柴天寿在朝中闯祸,明相刘伯温举保柴氏三兄弟带兵到贵州安顺驻守边关,实行当时中央"屯田驻兵"政策,战斗胜利后,为避祸朝廷迫害,柴天福改姓林,柴天寿改姓殷。二弟柴天德是皇上亲信不改姓。拟四十辈字辈,子孙后代互相认,这是贵州平阳郡柴姓家谱有记载的。

柴姓改姓崔

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移民,柴氏三弟兄来到周口,为驻一个村庄,老大姓柴,老二姓姑家姓崔,老三姓舅家姓邱,所以有三姓同宗同祖同坟的来历。

柴姓改姓邱

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 树移民,柴氏三弟兄来到了周口,为驻一个村庄,老大姓柴,老二姓姑家姓崔,老三姓舅家姓邱,所以有三姓同宗同祖同坟的来历。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是什么?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韦等等。

明朝大移民背景:

据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通过这种方式,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中国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这里又何以成为寻根之地?

寻根问祖的情怀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人们哪怕不分明本人未来要走向何方,也一定要晓得本人从哪里来。而故土,就是一个人的根,维系着一个人心底最深沉的情感。

人们唯有从故土满足了对寻根问祖的需求,心理才干得到实真实在的慰藉。

日常生活里,人们聊天时,在谈及本人的故土时,许多人会说:我们是从“大槐树”过来的。

这个“大槐树”就是指位于山西临汾的“洪洞大槐树”,由于这里生长有一棵十分古老的槐树,好像历史的见证者一样,亲历了漫长岁月的延展,以及纷杂世事的变化,到如今仍然枝繁叶茂,错综复杂地扎在洪洞县这片热土上。

据民间传说,大槐树大约栽植于西汉初年,算起来,到如今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

往常的洪洞大槐树,不只是许多人天文意义上的故土,更是他们肉体上的故土,大槐树跟炎帝陵、黄帝陵一样,都是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圣地。

由于大槐树而降生了一首同名民歌,由山西籍著名歌唱家谭晶演唱,民歌《大槐树》里有这样的歌词: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许多人听完这首歌,心里会产生激烈共鸣,会默默地遥望着远方的大槐树,听凭思绪在时空里漫舞。

大槐树为什么会在人们的心里那么重要?它如何成为人们寻根问祖的圣地?中国又有几姓氏是从大槐树迁移过来?

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需从历史中寻觅答案。

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中原大地上经常发作战争和灾荒,招致人口数量锐减,昔日的繁荣现象一去不复返,眼光所及之处,看到的全是萧条和衰落。

《明史》记载,在明初的1381年,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400万。但是,它们的邻居山西的状况相对要好一些,仅是山西一省就坐拥403万人口,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让这里呈现出一片繁华现象。

此时的山西,之所以比北方其它中央看起来好一些,主要跟它的天文位置有很大关系。

山西北面有恒山,西边有吕梁山,南边有黄河,东边有太行山,三山一河好像自然屏障,把山西包围得严严实实,又加上这里环境闭塞,交通不便,外敌想侵占这里十分艰难,所以,在元末明初的战乱里,山西有幸躲过了。

由于有自然屏障守卫,再加受骗时山西大地上风调雨顺,因而,规避战乱的外地流民就不时往这里迁居,促使山西的人口疾速增长起来,人口数量逐步在北方一枝独秀。

特别是山西南部的洪洞县,构成了当时晋南人口最多的县,充溢了不少市井气息。

当时,洪洞城北二里地有一个村子叫贾村,村子西侧有一座范围庞大,奢华气度的广济寺,寺内香客纷至沓来。寺庙旁边有一棵相传栽植于西汉的大槐树,人们用“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来形容它。繁茂的大槐树吸收了汾河滩上的许多老鸹(乌鸦)在树上筑巢,树枝上装点着鳞次栉比的鸟窝,看起来十分壮观。

很快,以大槐树为中心,疾速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饥寒交迫,过着比拟富足的生活,跟外面的世界构成了鲜明比照。

战乱完毕后,为了开展社会经济和人口数量,明太祖朱元璋决议将山西境内的充裕人口,一步步迁移到全国各地,这样做是出于三方面的思索。

一是疾速恢复北方其它中央的人口数量。

二是经过增加各地人口来复兴各地的经济。

三是便当中央对中央上的统治。

实践上,大槐树的人口迁移早在南宋初年就初步开端,在后来不断持续到清朝嘉庆年间,前后总共持续700余年。

“靖康之变”后,北宋皇室向南迁移,在杭州树立了南宋。随着政治中心南移,北方的一些大家族和富足人口,也开端向南迁移。大槐树的人口迁移从这时就开端成为常态。

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和明成祖朱棣时期,大槐树的移民构成了顶峰,成为有史以来范围最大、范围最广的人口迁移活动。

历史记载,这场移民大迁移开端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才根本完毕,近50年时间里,大范围的移民次数有18次,迁移之地遍及18个省,498个县(州)。当时,明朝有18个省级行政区,能够说,大槐树的移民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

当时,对移民积极的家庭有丰厚的奖励,但是,大局部人的热情并不高。

俗话说:故乡难离。在农耕文化观念下,愿意背井离乡的人并不多,况且,当时的大槐树属于富庶之地,因而,这项工作在起初展开得并不顺利。

在后来,朝廷改动了战略,并公布了这样的移民规则:四口之家只能留一人,六口留二人,八口留三人。一大家人就这样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各地。

为了保证人口质量,朝廷还公布了这样的规则:同姓同宗者,迁移外地时,不能聚居于同一地。

分手之际,人们在大槐树下声泪俱下地辞别,谁也不晓得以后会怎样样?亲人们就给将要远去的人说:假如以后回家了找不到家,就以这棵大槐树作为标志,再渐渐寻觅。

正是这样的阅历,对那些从大槐树周边迁移进来的人来说,“大槐树”就是家的意味,是游子和故土之间的纽带,是衔接游子情感的通道,只要看到它,才干接近那个悠远的家。

山东在元末明初时阅历的天灾人祸最多,人口和经济被毁坏得最严重,因而,大槐树最初的移民,都被迁往了这里。

接着,大槐树移民又一批批迁移到河南、河北、四川、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后来,又往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迁移,再后来,又迁往新疆、交趾、安南等偏僻中央,到永乐后期,大槐树的移民曾经遍及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中央。

往常,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度,也有为数不少的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他们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会在每年的清明节来到“大槐树”祭祖,由于这里是他们的根。

如今的“大槐树”,从1991年起,自发构成了“大槐树祭祖节”,以后每年都会举行大范围祭祖活动,吸收着数以万计的华人来这里寻根问祖,其作用跟炎帝陵、黄帝陵的一样,是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圣地。

老槐树下有一座“祭祖堂”,里边设有十座神厨,但凡从大槐树下迁进来的有名有姓的移民,会给每一个姓氏设立一个牌位,共计有881个牌位。

也就是说,中国有881个姓氏是从大槐树迁移过来的,这881个姓氏包含了我们如今能见到的一切姓氏。

有一句俗语这样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实践上暗示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王、张、李、刘、杨、赵同等姓人,在500年前是同宗同族,由于种种缘由,他们才移民到全国各地。现代人所说的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无疑是“大槐树”的捐赠。

文章标签:山西历史民俗传统山西省生活